在很多的修仙和玄幻小说中常常有类似的描写,进入什么什么中历练或在某一大能的密室中遇到幻境的描写,主人公的过去\现在\未来等场景何心理描写,都会让读者感同身受.走出或走不出就看主人公的内心,放不下过去的一些就会成为心魔;可有一些作者会在幻境中描写一些诱惑让主人公迷失自己而获得心魔。最终,就看主人公对爱恨情仇和各种欲望的控制的掌握或取舍。摆正心态事成一半,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看淡一切,有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局。
在很多时候心魔是从嫉妒开始的。小时候,和小伙伴玩,别人家有新玩具,回到家父母也许会说,只知道玩,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好孩子),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自己也许很恨这个父母嘴上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类似的事情可以持续到学生时代、成长时代、工作时代等人的一生。在这一段时期内,什么学习成绩、什么学校名次、什么情感情欲、什么社会地位、什么江湖名誉、什么美女豪车、什么豪车存款等等只要你想有点啥心思,相应的就会有什么的心魔去匹配,只不过这实现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别人、可以是通过剥夺自己的强取豪夺,只要是有想法,就会有千万个办法去实现。所以,心魔可能是成功的因素,也会是堕落的原因。
我们总是在寻求什么真相,可事实上的真相我们自己心里基本都知道,只不过不情愿相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历史和现实都能证明真相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总是说社会是前进和发展的,可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欲壑难填,很多的科技产品初衷都是为了方便百姓或特殊群体,可在这过程中的其他附属产物往往却超越初衷的本身,就拿电话来说,过去有事、联系、聊天、想念等才拨号联系,可再看看现在的智能电话,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有多少是学习和电话的呢?那些各种功能的开发者或公司难道不知道搜集个人隐私是犯法的,可为啥要在协议中让我们同意对方的搜集和使用才让我们收费或免费的使用它们的产品,最可恨的还有些公司暗地扣费的现象,这些卑鄙的手段让我们防不胜防。社会有十几亿人口,大家薅羊毛都薅习惯了,不再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出发,而是在怎样让大家上瘾,怎样套牢,怎样收费等手段和方式上深挖。对于当初承诺的许多服务却只字不提。这样的是否可以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来形容一下呢。
有人说,无欲无求,可要知道一个人真的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也离“死”不远了,这时候,她(他)身边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看看天地之间的地理貌相,天南地北的风雨,看看春夏秋冬的因果关系(春天雨水多了,夏天会怎样;秋天气温低的早,冬天气温会怎样),这些其实就是真相,我们只是在忙碌中忘了自然的规律,忘了许多是自己打破了自然和谐,甚至是自己断了我们自己的后路。
怎样把我们的心魔(欲望)控制不再伤天害理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