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看到很多的年轻官员的履历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基层经历或一些类似军功章之类的成绩.这些经历和成绩放在一个官二代和一个百姓子女的身上,这一上一下我们可曾想到结果?!
自古重视礼道,其次信用.当吃里爬外美名曰顺风行船的时候,这信用和忠诚也就在没有了.
曾经的“一诺千金”看是很多头领或豪杰们的行为,可在民间很多的百姓为了自己的责任或他人的嘱托也会有很多“一诺千金”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一些家庭中的媳妇或女婿为了照顾残疾的丈夫或妻子,照顾父母长辈常常一坚持就是十几二十多年仍然是不离不弃,体现家庭情怀和诚信。
在这物欲横飞的社会,我们的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想和文化大大冲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当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时候,我们应该要以什么样的状态和精神去面对我们未知的领域。当我们对自己的一切已经厌倦后往往会对新的事物和思想产生兴趣,其实对一个事物和思想产生兴趣是一件好事情,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辨别是非的基础能力,一旦陷入后往往就是一件悲剧,因为这和科研不同。
我们在自我满足后往往会在意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自我存在感。要知道历史上的高官厚禄和英雄豪杰让多少能人前赴后继,就包括很多的历史罪人也会让很多的后人蠢蠢欲试。
都说历史是人们谱写的,可真正的谱写的任务却变成了文化人,对于历史的真相我们很少能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在看到很多的侦探片中,在我们的字典中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很多的证人在衙门中所诉说自己看到的真相或耳听的,可最终还是搞出很多的冤假错案。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什么呢?
就说一个单位的老中青的工作作风来讲,在过去一个新人进入新单位基本上都会被单位各部门的前辈们培养或锻炼一下,在若干年以后当年的青年也会重复对刚进入单位的年轻一代还是那句话:我是为你好!
如果,从一个培养的角度上讲,严格折腾一下年轻人士无可非议的,在这过程中很多的年轻人并没有被培养成过硬的技能或才华,而变成争权夺利中的牺牲品或得利者。而很多的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有意或无意的转变自己的初心。当时代变了,当一个顶着高文凭和丰富经历的年轻人来到新单位,它还会按照过去的模式走吗?人家一下子就能上位,而你自己呢?还以为过去式的传帮带能事业年轻干部吗?这也是很多的衙门中很普遍的现象,对于年轻人总想着干成事有成绩,对于中年人来说总是在利益均衡,再说老年人只想平稳着陆。毕竟一个衙门的位置是有限的,在中青年中竞争也是残酷的,都说苦干二十年不如一个好爹娘。当多年的激情变成愤青后衙门中还有多少人愿意好好的干活呢?谁还愿意去做忠言逆耳的事情呢?谁还会走进百姓中去了解百姓的疾苦呢?
我们在生活中总喜欢去算经济账或者做自己的喜好的事情中选择为自己或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我们痛恨上层社会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我们一边声讨这三六九等的不公,另一边却积极的拼命的向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