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毒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也是“端午节”接近的日子,都知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花朵,需要呵护与润滋。大家都知道“权利是需要靠自己靠大家争取的”所以几千年来,我们为了自己的幸福是无数代先人和前辈用她们的血泪、经验教训换来的。
每年清明时节我们都是去祭祖吗?清明去烈士陵园去扫墓吗?我们磕头、献花、哀思呢? 是形式还是意义呢?都知道意义重于形式,但我们真正的深思、反省和付出行动何几多。
都知道端午节的主人翁“屈原”,很多时候我们讲故事的目的往往也是讲道理、发深思、展行动的一个过程。但这其中又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矛盾,所谓“正邪不两立”,同样的一件事情往往会有至少两种的声音,如果需要一个结局,那就: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公开论证辩论、政党或领导拍板等各种方式产生结果;如果不重要那就挂着或讨论争吵千年不止。
在清末官方和民间留学归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加之当时的慈禧在两次逃亡后感到落后被欺压的囧状,于是就开始引进西方政治管理制度,但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哪有多余的时间给慈禧来实践和发展,最终的结局我想我们大家都知道。
就说一点吧,就从我们育人的学校为了所谓的与时俱进或与世界接轨或是所谓的创新就开始改名,最后连医院都逃不过,也许现在医院“屠龙刀”太快了,已经对不起人民大众,某某人民医院也就改了。是呀,曾经的人民教育,人民医院等关于人民都变性变质了就算剩下的也少了可怜。
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知识分子、学者、教授、砖家中很多都以“洋”为荣为傲。好多我们几千年的产品现在还要使用西方的标准,就拿我们的“中医”来讲是不是呢?都说我们地大物博千年文化,就拿我们中华的文字、绘画、音乐、历史难道还不够我们后辈学习、总结、进步吗?
我们中国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的定义。所谓的那些精英已经早已经被文化的侵略了,为什么:它们谈穿衣时尚就是张口闭口的巴黎时装或元素;电影就是好莱坞;哲学、经济都是西方定义的;就连所谓的插画漫画也是。奥特曼的卡片和玩具买了多少年了,前段时间的新疆棉花事件,我们国人的一腔热情后续又是怎样的呢?那些ad、苹果、奢侈品的品牌为什么能这样大张旗鼓的占据我们的市场,就连国外很多的狗屎的到来不再是臭味熏天而是香气扑人。其实文化不单单是一种生意,而是一种潜意识的洗脑,意识形态的转变;远的不说看看很多的网红、主持人、教授、学者、砖家等名人的吃穿住行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很多时候社会上很多的所谓“标杆”展示或发挥的作用是需要深入的讨论研究的,不能随心所欲。
时尚是社会前进的必然产物,但作为社会潮流的引领者,在引进的时候是否能选择性和说明性的引进呢?对于学生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是否能加以正确的引领呢?如果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不忘记对下一代的革命教育,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吗?
在内外环境的相比下,当很多的网红、主持人、教授、学者、砖家等名人在观众面前穿戴着各种名牌对某人或某事娓娓道来夸夸其谈,而背后一面享受国人的爱戴和国家福利一面谈论国内的种种不是和国外它们向往的生活。
当我们的年轻一代不再再品牌上攀比,当我们各种制度不在内外有别,当我们的教育又重回以人民为本,当我们的年轻一代几次和发扬老一辈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何愁中华不富强,人民不幸福。
当我们年轻一代能穿着自己的“中国产品” 自信的走出去,那我们就长大了懂事了。
还记得我们买的很多产品上有一句:啥啥啥,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也许我们可以等待那一天“啥啥啥,最终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那就霸气了。
多给孩子讲些革命故事,多和孩子说一些道理,少给孩子买和做一些与孩子身份不符的物质产品和事情。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我们还是知道的。
在我们国内学者砖家讨论文化和政治面前往往拿西方的优越性和我们来比,却忘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这次疫情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控股的和外资控股的单位在民生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对比了吧!
我们要有信心要有恒心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
小故事:据说:某某在学术交谈中一位海归和国内学者说你可曾学或读过西方某某大咖、名人的文学著作或学术论文,国内的学者说我没有,于是就被对方嘲笑。
后来他们又在一次座谈会中遇到,这位学者就对在场的提问:某某某某很长(外国名字)的啥啥书,很多在场的人都点头暗示读过包括那位海归,等大家表示过了,这位学者说:我以上说的人或书是我杜撰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人和这书。这样台下一片哗然。
其实,皇帝的新衣 的事件一直都在演示,但很多的看破不说破害惨了我们很多毫无学识(见识)的普通百姓。
所以怎样分辨媒体、新闻、视频中的真假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不要溜掉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 好人。不盲目跟风、言论、屈众、愤青等不雅行为,学会看事情、挖背景、析真假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社死的现象越来越多。